颜色是摄影的重要属性,它对塑造形象、表达主题、烘托气氛有重要作用。对色彩的运用,常常可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力,提高作品的感染力,因此,了解各种色彩的特性与视觉感受,在拍摄中实现对色彩的把握与控制,是摄影的必修课。
1.观察颜色。
一张彩色照片,一般都有其主要的色彩倾向,即给人一种总体色彩印象,即画面色彩的基调。在拍摄彩色照片时,应充分考虑到画面的色彩基调,思考的重点主要是从色彩对比和色彩协调两个方面。颜色对比,是强化画面表现力的重要手段,能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有助于画面意境的深化。颜色协调则用来缓和过强的色彩对比,追求一种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1)颜色对比。
颜色对比主要有三种形式: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
颜色是指颜色的名称和相貌,如红、绿、蓝、黄、青等。色彩摄影中,色相对比又可以分为三原色的对比、三重补的对比、互补的对比和对比的对比。三基色反差指光谱中红、绿、蓝三色光的对比;三色反差,指黄、品红、青色之间的对比,与三原色光互为补色;在彩色摄影中,利用互补色配置在一幅作品中,会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对比色是将具有鲜明对比性的色彩对比。
明暗对比是指颜色的明亮和深浅之间的对比。可划分为同颜色、其他明度对比与不同颜色的明度对比。同一种颜色的其他明度对比是指同一种颜色其它颜色受光照的程度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明度对比;不同颜色的别的明度,是指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中其本身的明度不同而产生的颜色对比。
纯对比即色彩饱和度对比,色别相同,纯度不同,还能获得色彩对比效果。纯度越高,颜色就越饱和,颜色便特别鲜明醒目。纯度越低,颜色就越浅。
另外,冷暖色对比也是常用的。暖色和冷色是颜色的两种主要类型。冷色有绿色、蓝色、绿色等,暖色有红色、黄色、橙色等。寒冷的颜色使人收缩、安静;而暖色使人感到膨胀、热情。通过运用这种对比手法,可以更好地突出画面主体,营造出画面氛围。
2)色彩协调。
变化对比色的色相、明度、纯度以及面积、比例等,可以达到调色的效果。例如在补色间加入柔和的色彩,或者黑、白、灰等中性色,形成和谐过渡。一个小区域的不同颜色可以在一张色彩简洁的图片中为场景增添乐趣。但这种色彩出现的位置,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能与整体画面和谐统一。也可通过某一种颜色在面积或色彩强度上与其他颜色拉开差距,从而形成支配整个画面的色彩基调,增强整体协调感。
颜色的对比与协调并非一种对立的状态,而是相辅相成、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关系,它们都是拍摄者追求画面色彩和谐、抒发个人情感的手段,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2.色温。
正常情况下,人眼所看到的光线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其中有的偏蓝,有的偏红,而色温就是用来测量光线的光谱成分的,用绝对温度K来表示。在某一温度下,当一个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与一个绝对物体的颜色相同时,绝对物体的温度即为该光源的色温。颜色温度越高,颜色就越偏蓝;色温越低,颜色就越偏红、橙、黄。